咨询电话:400-061-6586

研修班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北大资讯>>北大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举办“‘摹仿’与新世纪文学及文化”双边研讨会

北大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举办“‘摹仿’与新世纪文学及文化”双边研讨会

【时间】2018/7/2 9:22:03【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浏览量】

2018年6月23日,“摹仿”与新世纪文学及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朗润园采薇阁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现代文学馆近年的驻馆研究员,北大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博士后、访问学者和研究生30余人参加,共同就“摹仿”与新世纪文学和文化相关论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上午9时许,研讨会正式开始,首先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代表现代文学馆和中国作协致辞。他高度肯定了会议主题价值,指出在新世纪的语境下,“摹仿”这一概念对重新打开学术空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人文讲席(访问)教授、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旭东代表北京大学感谢诸位与会学者的到来,并表达了对研讨会的期待与祝愿。
张旭东发表主题演讲“摹仿、生产性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情节’要素:以王安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为例”。演讲梳理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摹仿”在西方理论脉络中的流变,阐释了摹仿的核心对象是“行动中的人”等要义。他结合王安忆的《文工团》《天香》等作品,具体分析了叙事的编织与结构同当代中国内在历史运动的“生产性”之间的摹仿性关系,通过“命名”“动作摹仿”“韵律摹仿”和“结构再现”等具体范畴分析了写实主义风格的当代意义。最后,张旭东以德国批评家本雅明对现代主义大师普鲁斯特的经典研究为例,进一步展示了文学形式与社会劳动、阶级冲突、经济和意识形态结构变化历史之间的“摹仿”和“再现”关系,强调写实主义风格超越现代主义“形式实验”和后现代“无深度写作”的文学本体论意义。

 

之后的讨论分为四个单元依次进行。第一单元主题为“新世纪小说之先锋作家的转向”。几位发言人围绕对“先锋”内涵的反思及先锋作家新世纪作品的新面向展开分析和讨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申霞艳教授、《上海文化》杂志编辑木叶强调先锋转向与接通中国传统的关系,在新世纪的写作中先锋派与“摹仿”问题重新勾连起来;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丛治辰副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刘江凯副教授着重梳理了先锋派的历史源流,指出先锋派当年进行形式革命和精神反抗,在“破”的同时也另“立”了一套新的写作与思考范式,开启了中国当代作家的世界视野。讨论环节围绕先锋派的转向及转向后的活力问题展开。张旭东介绍了“先锋派”这一概念在西方的面貌,强调先锋派不仅颠覆体制,还重建了某种新的体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研究部主任李洱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先锋派的特殊性,他认为经过对中国经典传统的“补课”和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先锋派作家在其晚期写作中会进入一个新的集大成的阶段。

 

研讨会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新世纪小说之现实主义的复兴”。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李音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沈杏培副教授以石一枫等作家的写作为例,讨论了经典现实主义的回归及对“进城青年”形象的摹仿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通过对阎连科“神实主义”、寓言写作和“歇斯底里的现实主义”的分析指出,跳开传统进行的实验性创作往往有重新落入叙事俗套的危险,我们今天需要严肃讨论的是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刘震云的小说也引起不少讨论者的重视。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孙大坤、陆敏秋分别从乡土中国的“理”与“说”、作为方法的“中原”等角度讨论了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此外,清华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大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客座研究员谢俊、山西大学文学院刘芳坤副教授和北京大学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邢玉丹分别以王安忆的《红豆生南国》和《天香》为例,就移民世界的情感结构、复沓叙事、摹仿与虚构等问题回应和扩展了张旭东在主题演讲中讨论的主题。
本单元讨论由李洱主持,李洱在发言中强调关注中国现实主义的具体语境和历史性。张旭东和李洱就当代小说作家与古典名著的对比展开讨论,指出不同时代总体性与碎片化的特征差异,以及文明规范“建立期”与“瓦解期”在历史长时段里对中国文学叙事结构的内在影响。

 

第三场讨论主题为“非虚构写作”。《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非虚构写作者、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黄灯教授着重介绍了非虚构写作的个人性及其价值判断的特征,强调非虚构与虚构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卓副研究员从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特征入手探讨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指出非虚构写作的个人行动作为某种道德期待的替代性补偿,可能无法承担它所期待的真实性诉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慧瑜研究员将非虚构写作与“摹仿”概念联系起来,指出“摹仿”这一概念打开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虚构与非虚构、虚拟与现实等概念的界限,她进一步梳理了非虚构写作的脉络并指出,新媒体将分化的专业重新整合起来,展现出写作的平民化可能。
讨论环节中,本单元主持人、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副教授、北大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客座研究员王璞对讨论进行总结和回应,他指出非虚构写作这一话题具有很大的整合性,涉及到的问题,如谁来写、写什么、“非虚构”写作的现实感从何而来等等,都与“摹仿”和“现实”等概念紧密相关。自由讨论中与会者还就“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特定语境下与“报告文学”等文学史概念的联系和差异,以及非虚构写作的伦理和意识形态性等问题展开讨论。

 

研讨会最后一场讨论单元主题为“科幻、网络、电视、动漫”,通过对诸多新兴文学现象的分析集中探讨了新的媒介形式和表达样式对摹仿和现实主义问题的回应与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编辑李松睿副研究员和北大当代文学博士生傅善超集中讨论了科幻文学条件下对“摹仿”问题的反思,朴素的摹仿论在科幻文学中显示出其理论边界,而虚构的价值、认知性与“视差”等理论问题在这一边界中得以显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白惠元、郑熙青、北京大学当代文学博士生李轶男、江怡集中讨论了电影、电视剧等新媒介文本及其与动漫、网络文学的跨界实践,白惠元和李轶男分别从中国电影中的孙悟空和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入手,讨论了“形象”与新媒介及其形式特征、运作机制的关系;江怡分析了电视剧《潜伏》对当代中国多重传统的摹仿及其叙事策略所形成的双重观看快感结构;郑熙青以电视剧《伪装者》的耽美同人创作为例,探讨了“革命加恋爱”这一传统题材在新媒介以及女性空间内的新生。
讨论环节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副教授主持。她首先总结了虚构和写实的关系,提出在情感真实的前提下可以有另一种“虚构现实主义”或“科幻现实主义”。邵燕君着重强调了李轶男提出的“增量”概念,认为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电视剧,而且适用于大部分新媒介文艺形式,具有很强的理论概括性。张旭东认为有必要分析“量”的增长与想象性地重建当代社会经验“强度”的关系,所有这些新影视文本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一种“增压箱”效果,让个人经验的强度在有限条件下超出日常生活领域的庸常性和所谓“价值中立”,从而带来一种有意义的、理想性的挑战、考验和刺激体验。(文/李轶男)
编辑:麦洛
报名咨询:联系人 :程老师 电话:400-061-6586

上一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编辑团队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交流

下一篇:首届北大-中东青年对话论坛开幕式暨主旨演讲举行

在线报名

课程名称:
您的姓名:
您的手机:
公司职位:
报名表
下载
在线
报名

返回顶部